王立群智解成语-1

作者:王立群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6-01

开本:16开页数:218

定价: ¥25.0

王立群智解成语-1(王立群)-什么书值得看好书推荐

王立群智解成语-1 版权:

ISBN:9787534773532
条形码:9787534773532 ; 978-7-5347-7353-2
装帧:暂无
版次:暂无
册数:暂无
重量:暂无
印刷次数:1
所属分类:中小学教辅>拓展读物

王立群智解成语-1 特点:

《王立群智解成语》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先生结合时政和当前社会现象,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汉语成语钩沉历史,以古喻今,既介绍了成语背后的故事,又阐发新意、新解,让人开卷有益,忍俊不禁中颇受启发和教育。 这本书不仅仅是讲成语,更多的是在说诚信,说感恩,说励志,说圆梦。我们今天所存在的问题,似乎古人很久以前就为我们看到了,所以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名言警句,这是时时刻刻在提醒人们,任何时候不能忘记做人的根本,不能忘记做事的道理。 《王立群智解成语》一书,不仅具有知识性可读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的史料性和收藏价值,很适合那些有文化和没文化、懂成语和不懂成语、尤其家长和中小学生阅读。相信不管你是谁,读了这本书以后,都会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心灵的净化,人性的升华。

Wang Liqun’s wise interpretation of idioms is the keynote speaker of CCTV’s “100 forum”. Mr. Wang Liqun combines current politics and current social phenomena, uses well-known Chinese idioms to hook up with history, and uses them to introduce the stories behind idioms, and elucidate new ideas and solutions. It is beneficial for people to open the book. He can’t help but be inspired and educated. This book is not only about idioms, but also about honesty, gratitude, inspiration and dream fulfillment. It seems that the ancients saw the problems we have today for us a long time ago, so they left so many famous sayings and aphorisms for us. This is a constant reminder to people that we can’t forget the root of being a man and the truth of doing things at any time. Wang Liqun’s understanding of idioms is not only informative and readable, but also has certain historical data and collection value. It is very suitable for those who have culture and no culture, understand idioms and do not understand idioms, especially parent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 believe that no matter who you are, after reading this book, you will get the Enlightenment of life, the purification of soul and the sublimation of human nature.

王立群智解成语-1 简介:

《王立群智解成语》系列没有学术著作的枯燥无味,拒人千里的狰狞面目,也不是攒书者凑合的东鳞西爪,浅尝辄止的应景之作,他是当前受欢迎的一线学者积一生的饱学以通俗的文化讲评,通过一则则成语娓娓道来人生的哲学,相夫教子的技巧,为人处世的学问等,它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做到了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完美结合。成语是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能够重温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兴衰存亡、艰苦卓绝的历史足迹。成语是一条道路,通过这条道路,我们能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绵延不绝,丰富多彩。成语是一部巨著,阅读这部巨著,我们能够体验、学习、继承、发展祖先的人生经验、聪明智慧。成语是一面大海,徜徉在成语的海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The series of Wang Liqun’s wise interpretation of idioms has no dull academic works, the ferocious face of resisting thousands of miles, nor is it a timely work for those who save books. He is a popular front-line scholar who has accumulated a lifetime of learning, commented on popular culture, and talked about th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he skills of husband and son through idioms, The knowledge of life is both academic and readable, which achieve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academic and popular. Idioms are a window through which we can revisit the historical footprints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hinese n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dioms are a road through which we can feel the continuity and richn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dioms are a masterpiece. Reading this masterpiece, we can experience, learn, inherit and develop our ancestors’ life experience and wisdom. Idioms are a sea. Wandering in the sea of idioms, we can feel the breadth, depth and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王立群智解成语-1 目录:

目 录

一、成语是如何炼成的
   汉语是世界上丰富的语言之一。成语是汉语中能表现民族语言特色的部分。成语中蕴含着无比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成语是历史的缩影,成语是民族文化浓缩的结晶,成语是祖先丰富智慧的光芒,成语是前人生活经验的累积。可以这么说,不了解成语,不熟悉成语,不会准确地运用成语,就不可能真正感受到汉语强大的表现力,就永远体验不到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就只能一直徘徊在汉语的大门之外。既然成语有如此重要的功能,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成语到底是怎样的语言片段呢?成语是怎么“成”的呢?
“成语”一词的形成
“成语”的“成”
成语的生成来源

二、舌尖上的成语
   民以食为天,吃喝是人*基本的生理需要,是人得以生存、延续的基础。爱吃是人的天性。那些特别爱吃的人,现在被称为“吃货”。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对吃也特别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从各方面满足着自己的味蕾。打开电视看一看,几乎每一家电视台都有一档关于吃的栏目。中国历史悠久,在吃文化方面,保存了不少文献。我们从成语的角度,来讲几个古代的“吃故事”。
食指大动、染指于鼎——因为吃
各自为政——还是因为吃
不食周粟——人活着不光只为吃
墦间乞余——舌尖上的悲哀

三、梦里乾坤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每个人都有思想,所以人人都会做梦。艺术家因为梦激发出创作灵感,方术之士通过梦来预测未来的吉凶,普通人因为梦人生平添了几许色彩。梦无论怎么奇特,总是与现实世界有联系的,是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曲折反映。在历史的沉积中,梦亦无处不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成语,就源自古人的梦,与梦有密切的关系。
病入膏肓:梦即现实
庄周梦蝶:纠缠不清的梦与现实
南柯一梦、黄粱一梦:现实没有梦中寻
痴人说梦:多闻阙疑

四、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4年的央视春晚,有一首朴实的歌曲,以平凡的语句、舒缓的旋律,诉说了岁月流转中的普通故事。“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歌曲在不经意的旋律流淌中,一下子触动了所有观众的心弦,成为这年春晚*火的歌曲。这首朴实感人的歌曲名字叫《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词不惊人、曲不激烈的歌曲,为什么竟然如此震撼人心呢?
时间究竟是什么
确定的时间与不确定的心理
一个起点两种态度

五、如何做一个好父亲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以“家风是什么”为题,在全国许多地方连续进行了采访报道。这个活动传播了正能量,也引起人们对家风内涵的进一步思考。与此同时,媒体报道了好几起校园投毒案,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类“坑爹”事件,促使我们对教育这个问题追问、反思。不少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古代,试图从祖先的智慧中汲取经验教训。汉语成语中有哪些育子成语呢?我们从中有何借鉴呢?
“孺子牛”的尴尬
什么是爱
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言传身教

六、寻找包青天
    在“十官九贪”的封建社会,清官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的,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于是,百姓们虚构出了众多的青天大老爷,他们“铁面无私辨忠奸”,他们是“定盘的星”,寄托着百姓心中的信仰与期待。任何虚构都是有现实基础的,中国古代的清官以其高风亮节彰显着官场正气。“反腐”与“倡廉”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在对贪官进行揭露的同时,学习清官的高风亮节亦是必要之举。那么,中国有哪些清正廉洁的成语?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出哪些反腐文化呢?
不贪为宝
“两袖清风”与“两袖铜臭”
“一意孤行”的坚守
借我一双慧眼

七、“老虎”与“苍蝇”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提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一行动开启了新时期的反腐工程。一年多来,一批省部级高官纷纷落马,显示了政府猛打老虎的决心与信心,使得贪官望而生畏,百姓拍手叫好。那么,中国成语中有哪些与“老虎”“苍蝇”有关的成语?“老虎”“苍蝇”为何该打?
乌纱的诱惑
有利可图
贪官之“贪”

八、诚信的力量
   诚实守信是人类*古老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但在今天,这一向来被奉为圭臬的传统道德像一座遍体鳞伤、备受侵蚀的大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不讲真话、不守信用、没有信誉、弄虚作假司空见惯,我们正面临着一场信任危机。
“三季”的承诺
立木为信
食言而肥

   九、感恩的心
   知恩图报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基本的人格修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师友的提携之情,这自不必言,智障儿童身边的圆梦人,老人摔倒后素不相识的人伸出的一双手,下雨天陌路人的一把雨伞,挫折时一句鼓励的话语,无一不是心中*感动的瞬间,传递出的是铭记一生的温暖。中国成语是中国文化的载体,“知恩图报”自然是成语家庭的重要一员,那么,中国成语中有哪些经典的感恩成语呢?它们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精彩故事呢?
结草衔环
一饭千金
知恩图报

   十、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先是有人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人均40本、俄罗斯的人均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雅虎读书,2012年10月9日)。接着,有新数据指出,北欧国家人均年阅读量达到24本,而我国年人均阅读量仅为6本。后来,又有人研究说,按照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为8.4—8.5本,美国约为8.7本。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与2011年的4.35本相比基本持平(《中国人的阅读现状》,《东方今报》2013年10月17日)。尽管这些数据很不确切,但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人的人均阅读量是非常低的。中国人真的不读书吗?
中国人是有阅读的习惯的
读书究竟为了什么
没空,忙着呢
……

王立群智解成语-1 摘选:

  墦间乞余——舌尖上的悲哀  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这个人每次出门回来,必定是吃得饱饱的、喝得醉醺醺的。妻子问他天天都是和哪些人一块儿吃饭,他说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社会名流。不过,他妻子对这话有点疑虑,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块儿吃喝,他说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社会名流。但我很纳闷,为什么我们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想跟踪他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起来,她便尾随着丈夫出去了。走遍全城,她也没有看到哪怕一个人停下来和她丈夫说句话。后她看到自己的丈夫来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乞讨些剩余的祭品,不够吃,又东张西望地到另外一家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并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二人在庭院中难过着、哭泣着,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扬扬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离娄下》)。  这个故事出自《孟子》,孟子讲这个故事的意图是讽刺那些追求升官发财的人,后人将这个故事凝练为四个字:墦间乞余。“墦”,是“坟墓”的意思,“余”是“多余”之意,这里指祭奠剩余的酒肉。这个成语多用来讽刺那些追求富贵利禄的人,一面乞讨人家的残羹冷炙,一面还扬扬自得、虚伪骄傲,瞧不起比他地位低下的人的卑劣行径。  齐国这个男子的吃,一方面很没有尊严——乞讨,另一方面,装着很有尊严——骄其妻妾。这是虚伪,是没有廉耻的吃,是很令人悲哀的。  对于吃,古代有不少成语典故,有人奢侈,有人吝啬;有钟鸣鼎食之家,日食万钱,还有的人家数米而炊。  “日食万钱”,意思是每天的饮食耗费上万的钱,形容生活极其奢侈。这个成语的缔造者是西晋的一位丞相——何曾。何曾这个人,喜好豪华奢侈,衣食陈设务求奢华。帷帐车服都奢华绮丽到极点,膳食滋味超过帝王之家。平时在宫中与皇帝聚会,不吃宫中提供的饮食,因为没有他家的好,皇帝常派人到他家取他喜欢吃的食物。蒸饼上不做十字样的花纹就不吃。为此,他的伙食一天要花一万钱,不过他还不满意,说:“没有值得下筷子的东西!”(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晋书》卷三十三《何曾传》)  再讲一个笑话。有两个穷书生在一起谈论志向。一个说:“我这辈子大的志向有两个,一个是吃,一个是睡。有朝一日,有条件了,我一定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再吃。”另外一个书生说:“我的志向和你不一样,要是我有了钱,吃了又吃,哪还有空睡觉呢!”(有二措大相与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耳。他日得志,当吃饱饭了便睡,睡了又吃饭。”一云:“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十一)这是穷书生的志向,苏东坡是讽刺他们的,但看后也令人心酸。两相对照,让人想起了杜甫的那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其实,吃还真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弄不好是要亡国的。中央*近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就是为了制止愈演愈烈的挥霍浪费之风。我们欣喜地看到,这项措施已经或正在收到成效。  ……

王立群智解成语-1 作者:

王立群,1945年生,祖籍山东,生在安徽,长于河南。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主要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选>学文献辑考与研究》的研究,为《文选》学研究的权威人士。 在专业研究之余,王立群杂涉甚广,学养深厚,对汉魏六朝历史也有着独到的研究,在河南大学文学院主讲《史记》四十余年,听众累计达数万人。2006年,王立群与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合讲《汉代风云人物》,其中的“吕后系列”,创造了该栏目的年收视率之冠,王立群因而也成为2007年央视重点打造的学术主讲人,主讲的节目贯穿全年,与易中天、阎崇年一起被称为百家讲坛的三驾马车。

Wang Liqun, born in 1945, native to Shandong, was born in Anhui and grew up in Henan. He graduated from Henan University in 1982 with a master of Arts Degree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He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Arts of Henan University, a doctoral supervisor of Chinese classics and an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China historical records Research Association.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is the literature of the Ha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research results mainly focus on two aspects: the study of landscape travel notes and the study of Wenxuan. He has independently undertaken the research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edition and annotation of selected works” and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antiquity Committee project “collection, examination and research of selected works of previous dynasties”. He is an authoritative person in the study of selected works. In addition to his professional research, Wang Liqun has a wide range of miscellaneous activities and profound education. He also has an original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He has been lecturing on historical records in the school of literature of Henan University for more than 40 years, with a cumulative audience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In 2006, Wang Liqun and Yi Zhongtian jointly gave a lecture on the “people of the Han Dynasty” at CCTV’s “100 forum”, in which the “empress Lu series” created the highest annual ratings of the column. Therefore, Wang Liqun also became the academic keynote speaker of CCTV in 2007. The keynote program runs through the whole year and is known as the troika of the 100 forum together with Yi Zhongtian and Yan Chongnian.

*书籍信息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请支持正版!!!